馮紹裘先生發展“宜紅”
馮紹裘先生徹夜在家里研究宜紅的改制技術
武漢解放后,年逾五旬的馮紹裘受中南軍政委員會之命擔任中南茶葉公司副總經理兼漢口茶廠廠長,并籌建漢口茶廠。1953年大區撤銷,他出任中國茶葉公司湖北省公司總技師。1987年,87歲得馮紹裘先生在武漢病逝。追悼會上有這樣一副挽聯:“祁紅滇紅宜紅灑盡心血芳名垂青史;種茶制茶品茶傳授技藝桃李滿天下。”
馮紹裘先生發展“宜紅”
1950年我國與蘇聯簽訂的《中蘇貿易協定》規定要用紅茶換回大量急需建設物資,而當時“宜紅”年產才500噸,1954年湖北省政府決定擴大“宜紅”生產,馮紹裘牽頭到宜昌指導紅茶的生產。每到一處他都親自講課并示范做紅茶,現住漢口的馮時健是馮紹裘先生的三子,談起他的父親充滿自豪:“父親畢生從事茶葉研究和生產,足跡踏遍祖國的半壁河山。他不僅精于制茶,被譽為‘茶狀元’,而且也善于鑒別、品評茶葉,人稱‘馮鼻子’,表示他的嗅覺相當靈敏。那時候制作“宜紅”,只要他聞一下就知道茶葉發酵好了沒有?!?/span>
在他的指導和努力下,湖北紅茶初步實現了初精制半機械化生產,制定了茶葉采制技術標準,建立了茶葉加工、出口標準樣,擴大了紅茶生產基地和出口數量。經過幾年的艱苦工作,“宜紅”茶得到了突破性發展,為國家出口創匯和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馮紹裘在宜紅茶區創立的“升降拼配法”,推陳出新,將傳統的“單級付制,單級收回”轉變為“單級付制,多級收回”的新工藝,將工夫紅茶加工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直到今天,這一方法仍然是中國工夫紅茶加工的主要原則。